|
|
截至昨日 廈門港半月三迎世界最大集裝箱船
昨日,世界最大集裝箱船之一——“地中海內拉”號安全靠泊廈門港嵩嶼集裝箱碼頭。這是半個月內該碼頭第三次接靠世界最大集裝箱船,廈門海事局聯(lián)合廈門港口管理局等部門單位,為每一次靠泊都定制保障方案,實現(xiàn)巨輪在港“零待時”,高效服務助力“絲路海運”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船舶航線變更調整,原計劃于今年5月靠泊的“地中海內拉”號等3艘20萬噸級超大型集裝箱船臨時提出申請,希望提前到3月份靠泊廈門。“巨輪進港,需要綜合航道、水文、氣象等多種因素,我們聯(lián)合多部門單位,經過科學論證,為巨輪量身定制進港航行計劃和靠泊方案,有效解決疫情影響下船舶船期臨時變化的難題。”廈門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昨日“地中海內拉”號進港時,港內有輕霧,數(shù)艘海事巡邏艇領航清障,確保船舶安全高效靠泊嵩嶼碼頭;同時,在疫情期間,廈門海事部門推出“不見面受理”,通過國際航行船舶“單一窗口”查驗文書資料、辦理進出港手續(xù),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為防止疫情輸入,同時保護國際航運物流鏈安全,廈門海事局在加強核查船舶歷史航行軌跡的同時,不斷根據(jù)疫情發(fā)展情況更新、轉發(fā)《船舶管理新冠肺炎患者/疫情操作注意事項(臨時指南)》,嚴防疫情在遠洋船舶上擴散,深獲航商好評。
嵩嶼集裝箱碼頭相關負責人說,巨輪進出港“零待時”,直接提高了碼頭的作業(yè)效率,為船東、貨主省下真金白銀,展現(xiàn)廈門港國際一流營商環(huán)境。“此次‘地中海內拉’號靠泊,要在廈門裝卸大量防疫物資出境,海事、港口部門的主動作為,不僅為疫情防控贏得寶貴時間,更保障經濟社會穩(wěn)定運行!痹撠撠熑苏f。
據(jù)統(tǒng)計,3艘20萬噸級集裝箱船在廈門港共完成11000余個標準箱的裝卸,衣服鞋帽、數(shù)碼產品、海鮮食品、生活用品等將被悉數(shù)運往沿線各國,為“絲路海運”復工復產注入強勁動能,并為全球疫情防抗輸送民生物資。據(jù)統(tǒng)計,截至3月31日,廈門港以“絲路海運”命名的航線運行情況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廈門日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