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境郵件內藏40枚黑寶貝鳉魚卵 已被海關查獲并銷毀
6月27日,經專業(yè)機構鑒定,廈門郵局海關此前在進境郵件中查獲的土狀物質檢出黑寶貝鳉魚卵40枚,這是該關首次查獲此類物品。
近日,廈門郵局海關在查驗一進境郵件時,發(fā)現(xiàn)三包用塑封袋包裝的土狀物,其中夾雜著多個微小半透明顆粒。該物品申報品名為“plastic bags for fish”,每個塑料袋上有馬克筆標記的拉丁文詞組及日期,這些細節(jié)引起了查驗關員的懷疑。該關第一時間將該郵件送專業(yè)機構鑒定,并在其中檢出黑寶貝鳉魚卵40枚。
據悉,黑寶貝鳉魚原產于非洲熱帶地區(qū),它會在旱季到來時將魚卵完好保存在干燥的泥層中,經過數月漫長的等待,當泥層再次被浸潤時,幼魚就會破土而出。也正是因為這個特性,一些愛魚人士將鳉魚卵以干燥保存的方式寄遞進境。目前,該郵件已全部做銷毀處理。
廈門海關提醒,根據我國《生物安全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法律法規(guī),未經批準,不得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禁止攜帶、寄遞活體動植物進境。違反規(guī)定的,海關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廈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