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過海來“孵化” 廈門海關查獲瀕危野生鸚鵡蛋走私進境案
 圖為:廈門海關在旅客行李內(nèi)查獲鸚鵡蛋 黃穎/攝
 圖為:部分鸚鵡蛋已被孵化為成鳥 黃穎/攝
 圖為:部分鸚鵡蛋已被孵化為成鳥 黃穎/攝
近年來,隨著鸚鵡市場需求不斷走高,有不法分子瞄上了這一“致富捷徑”。日前,廈門海關在一名搭乘廈金航線進境旅客的背包內(nèi),查獲72顆鸚鵡蛋,經(jīng)鑒定均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二,屬于限制進出境的瀕危物種。
該旅客事先用衛(wèi)生棉將72顆鸚鵡蛋封存在“便當盒”里,謊稱旅途中用來做為點心食用的“鴿子蛋”,準備將鸚鵡蛋偷偷攜帶入境。因攜帶過程中,鸚鵡蛋的存儲、攜帶方式不符合孵化條件,72顆鸚鵡蛋中有13顆無法孵化,部分鸚鵡寶寶命喪天涯。
案發(fā)后,偵查人員分別在福州、廈門兩地開展抓捕行動,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現(xiàn)場查扣吸蜜、紅金剛、折衷、亞馬遜等品種的走私鸚鵡89只、鸚鵡蛋72顆。經(jīng)查,自2016年5月以來,該案犯罪團伙多次采用隨身攜帶的方式走私進境鸚鵡蛋共近300顆,在福州、廈門兩地自行孵化后銷售牟利。
海關人士提醒,我國已于1981年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旅客攜帶其活體、整體或部分、制品、提取物進出境,必須持國家瀕管辦核發(fā)的允許進出口證明書向出入境海關申報。非法進口、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走私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的,海關依照《海關法》有關規(guī)定予以處罰;情節(jié)嚴重、構(gòu)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