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幣預言家不死心 周小川辟謠一次不夠
世界匯率市場對人民幣匯率已處于“過敏”狀態(tài),通過以下例子可見一斑。
5月11日,國內某媒體網(wǎng)絡英文版誤將人民幣升值的分析性文章當作新聞事實,引發(fā)國際匯率市場的軒然大波:美元兌日元一度由105.60日元應聲下挫至104.92日元。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與現(xiàn)貨的價差,由4700點一度擴大到5500點新高。
這就搞得中國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fā)言人不得不出面辟謠,央行行長周小川也在13日公開表示,對于5月18日人民幣將會升值的說法“不能當真”。
既然溫家寶總理已經明確表示,中國的匯率改革將是“出其不意”的,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交易商相信市場傳言?原因無他,人民幣匯率對世界匯市太重要,其中的豐厚收益,讓苦等人民幣匯率升值的投資客無法不垂涎。
投資者早就練就鯊魚的嗅覺,讓資本市場不猜測,比讓食肉動物不吃肉還難。專門的研究機構建立在嚴密的數(shù)據(jù)之上的猜測被稱為“預測”,現(xiàn)在,普遍的預測就是,人民幣鐵定升值。
這是公開的底牌。中國資本市場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面對國際市場的“倒逼”,承受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央行的態(tài)度很明確。周小川說,在人民幣匯率改革問題上,壓力可能還不是最重要的問題。他說,“關鍵還是遵循我們自己改革的邏輯,制定改革的出發(fā)點、目標和順序!边@也就是,為了營造穩(wěn)定的改革環(huán)境,逼退巨量投機資本,是中國政府必須完成的任務。
表面上看,博弈雙方是在大打心理戰(zhàn)。其中不僅有對中國政府何時調高匯率、調高多少的猜測,更有“猜測的猜測”,如有人懷疑,媒體的“誤譯”究竟是“誤譯”,還是試探性氣球,等等。但既然是“出其不意”,任何空穴來風式的猜測都是徒勞的,5月8日預言的落空,便是明證。
預言家總是不死心的?磥,周小川辟謠一次還不夠,多次猜測,反復辟謠,怕是必經的途徑。只要投機客不死心,中國央行行長的任務中,恐怕就不能刪除辟謠這一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