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機遇期已到
對正在發(fā)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專家們爭論很多,看法很不一致。從某種意義上講,現(xiàn)在是需要一點大智慧的時候。
中國應當如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相對而言,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的直接損害較小。為什么損失比較少呢?不少人認為是因為人民幣還沒有國際化。我認為,這個看法過于片面,對我們正確應對危機會產(chǎn)生誤導。
國際貨幣:世界財富分配的工具
世界商品市場是一個世界財富(比較利益)分配的市場。這么多年來,中國在世界商品市場上是有所獲益的。當然,我們也付出了代價和成本:我們的勞動力成本過低,沒有足夠的社會保障,資源價格很低,環(huán)境保護的成本沒有體現(xiàn)在產(chǎn)品價值中等等。但是我們也有收獲:GDP增長很快、外匯儲備很多,企業(yè)管理、技術進步得到發(fā)展。中國GDP占全世界的比重從不到2%提高到6%。雖然GDP不是絕對的經(jīng)濟指標,但至少可以說在這段時間我們的經(jīng)濟增長速度比較快,或者說我們在世界商品市場上,比過去獲得了更多的份額,這個份額主要來自于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份額搶過來。
再來看看世界貨幣市場。無論是外匯儲備,還是結算貨幣,國際貨幣都是一個世界財富分配(繳納或取得鑄幣稅)的工具。這里所說的貨幣市場不是狹義的貨幣交易市場,而是指全世界貨幣儲備和結算所沉淀的所有外匯總量及其交易變化量的市場。
人民幣目前還不能自由兌換,沒有國際化,所以我們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較小。但是在世界貨幣市場上,由于美元是國際貨幣,我們把實際的財富送到美國去,然后從美國換來大量紙幣。這些實際財富是美國人在享用,美國給我們的是“鑄幣稅”。我們用實際財富換取美元,而美元還在貶值,也就是說今天送出去的財富,明天用同樣的美元卻買不回來。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黃金。美國在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作為債權國和貿(mào)易順差國時,按照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規(guī)定,一盎司黃金價格是35美元。這個期間,歐洲、日本等國借美元購買美國商品(包括消費品和投資品),恢復和發(fā)展被二戰(zhàn)摧毀的本國經(jīng)濟。歸還美國借款時,一盎司黃金只能解除35美元債務。到70年代以后,美國開始出現(xiàn)貿(mào)易逆差,并成為債務國,尼克松政府果斷地廢除了布雷頓森林體系“35美元一盎司黃金”的比價關系。當債權國用美元購買美國的黃金時,用35美元買不到美國的一盎司黃金了。美元開始了貶值的歷程,現(xiàn)在黃金已是700多美元一盎司,最高到過1000多美元一盎司,用同樣的黃金美國可以償還更多的美元債務。但可以想象,美國從世界貨幣市場上總計獲得的鑄幣稅必是天文數(shù)字。
所以說,世界貨幣市場就是這樣一個世界財富分配的領域。在這個市場上,如果沒有人拿你的貨幣做外匯儲備,沒有人用你的貨幣做結算工具,你要用別人的錢,就得給別人繳納鑄幣稅。這么多年來,中國在世界貨幣市場上,是繳納鑄幣稅較多的國家之一。
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選擇
究竟應該如何看待人民幣的國際化?
在我們經(jīng)濟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向美國、歐盟及其他一些國家繳納鑄幣稅。我們增加外匯儲備的過程、用美元等外匯做結算工具的過程就是向這些國家繳納鑄幣稅的過程。而美國獲得巨額鑄幣稅是憑借二戰(zhàn)的貢獻,在歐洲向美國繳納了巨額鑄幣稅之后,隨著歐元的發(fā)行,減少了向美國繳納的鑄幣稅,開始逐步地獲取鑄幣稅。中國經(jīng)濟的增長,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實力的增強,使我們有權在世界貨幣市場上取得應有的份額。
可以像歐盟一樣,一方面減少向別人繳納鑄幣稅,一方面逐步從別人那里獲取鑄幣稅。這是中國國家利益所在。所以,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絕不能僅僅把眼光放在中國購買美國金融衍生工具這樣局部的領域,而應該從二戰(zhàn)以后世界貨幣市場發(fā)展的角度,認識人民幣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問題。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可以肯定現(xiàn)在是人民幣國際化很重要的一個戰(zhàn)略機遇期。目前,中國經(jīng)濟實力已經(jīng)具備了在世界貨幣市場上獲取中國利益的條件,如果人民幣實現(xiàn)國際化,可以自由兌換,我相信很多國家可能會將人民幣至少是一定數(shù)量的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一些與中國做生意的企業(yè),甚至是不直接與中國做生意的企業(yè)也會愿意用人民幣做結算工具。這樣的前景就在眼前。
對此,首先要改變“只有人民幣不走向國際化,我們才能保護自己”的理念。我們已經(jīng)決定要繼續(xù)在全球化道路上邁進,而最重要的下一步,就是要啟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目前對人民幣國際化還有一種擔心,認為我們現(xiàn)在沒有國際金融人才,因此也沒有監(jiān)管能力。這當然是個現(xiàn)實問題,但是過去我們下決心進入世界商品市場的時候,我們也沒有世界商品市場的人才,也確實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是,在世界商品市場上我們總體上是成功者。在世界貨幣市場上也一樣,中國必將付出代價,也必然取得成功。
當前,我們需要有一點大智慧,要有歷史的、戰(zhàn)略的判斷。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是中國國家利益要求我們在這個戰(zhàn)略機遇期必須作出的選擇。否定這一選擇或者延遲這一選擇將使中國國家利益付出難以彌補的代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