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劉遵義:人民幣在東亞替代美元是發(fā)展趨勢
“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建立替代性的結算體制,不能完全依賴美國或者其他國家來提供流動性,進行國際貿易!7月4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在全球智庫峰會上說。
劉遵義的前提是:“人民幣成為一種更為廣泛的貨幣,尤其在東亞國家替代美元成為東亞國家的貨幣,這是區(qū)域貨幣發(fā)展的趨勢!
“我們看到,與現在的結算體系相比,國際結算體系可能發(fā)生許多變化,可能不會有單一的儲備貨幣存在。”劉遵義說,有學者研究表明,如果僅僅依賴于一種儲備貨幣,有可能帶來風險危機;不過,對于東亞地區(qū)是否應該如歐洲一樣建立區(qū)域性貨幣,學界存在爭議,因為約有50%東亞地區(qū)的交易其實不是在東亞進行的。
劉遵義認為,目前人民幣在東亞地區(qū)廣泛的接受程度使大家認為,人民幣有可能成為一種新型的或者新崛起的亞洲貨幣,人民幣也開始多邊結算的試點!坝袥]有可能讓人民幣逐漸成為更國際化的一種貨幣,或者讓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都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一種新型的、全球化的貨幣框架將形成!泵绹鐐惐葋喆髮W地球研究所所長、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杰弗瑞·薩克斯(Jeffrey D.Sachs)說,必須改變國際貨幣體制,讓主要貨幣相互均衡。
薩克斯認為,從長遠角度看,美元不能夠也不應該作為全球唯一的儲備貨幣存在。因為美國已經不再是全球最堅不可摧的經濟體,此次金融危機之后,美元將會走弱,其實在經濟危機之前,美元已經在不斷走弱。
不過,劉遵義表示,一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的前提條件是完全可自由兌換,但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也面臨兩點不利因素:一方面,一旦成為儲備貨幣,只能通過貿易收支不平衡的方式,如必須存在貿易逆差,才可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另一方面,如果成為很多國家持有的儲備貨幣,其他國家的信心變化可能造成匯率不穩(wěn)定,進而引起一國的經濟危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