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專家認為央行上調境內美元港幣利率是積極信號
新華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顧錢江) 中國人民銀行19日宣布,自5月20日起上調境內商業(yè)銀行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有關專家認為,這一輕微的加息動作不會產生實質影響,但其發(fā)出的積極信號是,中國央行運用貨幣政策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在不斷提高。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王召博士認為,中國境內美元的利率與美元在美國的利率一直是脫節(jié)的,前者低于后者,這主要是考慮到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而美聯(lián)儲的八次加息,給中國上調境內美元利率提供了空間。王召分析說,由于中國境內美元利率過低,外匯的地下交易活動也活躍起來。因此,有必要通過上調利率來加以抑制。但從另一方面看,境內美元利率的上調,在客觀上不利于人民幣升值壓力的緩解。
“央行必須權衡這兩方面的影響來作出決策,”王召說。他指出,作為一個左右權衡的結果,央行對境內美元、港幣加息的幅度很小——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上限提高0.25個百分點,一年期港幣存款利率上限提高0.1875個百分點,調整后利率上限分別為1.125%和1%。
他認為,盡管上調利率會產生如上所說的兩方面的影響,但幅度如此之小的“微調”并不會產生實質的作用,把它視為一個信號卻更有意義。
“說明中國央行希望利率即便是在‘微調’中也動起來,提高其靈敏性,而不是數年固定不變,”王召說,這種小步微調,既保證了貨幣政策的科學性,也提高了其在市場和公眾中的聲望,反映出央行運用貨幣政策日趨完善和成熟。
中國銀行外匯專家譚雅玲認為,美聯(lián)儲多次加息后,利率更加“中性”,而歐元目前的利率水平也屬于“中性”,中國的這一加息之舉具有與國際貨幣利率水平趨同的特征。同時,這也有利于中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