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幣升值到幾時?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虛擬”的場景:
2005年7月21日中國宣布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一位全球宏觀基金經理視之為“做多人民幣”的重大信號,迅速大手筆借入美元并將之換為人民幣,布局中國資產市場,靜待一場“貨幣繁榮”。
那么,時至今日,他的收益率將如何呢?簡單考察中國的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信貸市場后即可得出結論:得益于其間兩種貨幣的“超穩(wěn)定匯率關系”——人民幣對美元單向大幅升值——這筆投資的權益收益率將高得驚人。
撇除細節(jié)不談,我認為,上述場景在過去六年來,有著足夠的概括力:大抵如是。
那么,接下來我們可以看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在做的事情了:該組織近日稱,按照其匯率事務咨詢組的估計,人民幣按不同方法衡量的低估程度分別為3%、17%和23%。
盡管這三個“選擇項”看起來差異巨大,但IMF依舊認為,“人民幣匯率仍顯著低于與中期基本面相一致水平。”
那么,人民幣真的應如IMF所言,繼續(xù)(大幅)升值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正如中國政府所強調的,“人民幣匯率正在向均衡水平靠攏”。
但事情也并非如此簡單,篇幅所限,我把自己的看法簡略表述如下:
一、在目前匯率基礎上,人民幣“不應該”再大幅升值;
二、但由于人民幣已經處于一個被全球市場力量所裹挾的“強勁的上升趨勢”中,即使僅僅因為慣性,它也很難突然停下來;
三、所以,人民幣匯率“向上超調”的可能性不小,這也意味著當上升趨勢結束的同時,劇烈下跌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四、目前人民幣匯率“區(qū)間波動”的管理方式有可能“漲時助漲,跌時助跌”,既然相信“匯率正在向均衡水平靠攏”,則不妨早日取消“波幅限制”,真正讓市場決定匯價水平;
五、在現(xiàn)有匯率形成機制之下,如果一定要預測一個時間的話,我認為人民幣升值過程將在2015年下半年結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