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記者 張偉湘 實習記者 紀執(zhí)瑞/文
4月7日,港交所將于收市后交易時段加入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
理財周報(微信公眾號:money-week)記者從港交所獲悉,當天,港交所還將為人民幣貨幣期貨推出第四個季月的合約月份并增加多組跨期組合。
香港,是人民幣最大的離岸市場,也是擁有最多境外存量人民幣的市場。香港金管局披露,截止去年年底,香港銀行體系內(nèi)的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余額已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約占離岸資金池的70%。
據(jù)悉,按照新規(guī)定,港交所下午5時至下午11時的收市后期貨交易時段的交易、結算和風險管理措施將適用于人民幣貨幣期貨的收市后交易。而新增的第四個季月合約可令人民幣貨幣期貨的合約月份增至8個,合約期則可長達16個月。
具體而言,自今年4月7日起,港交所可供交易的合約月份為2014年4月、2014年5月、2014年6月和2014年7月,同時,季月為2014年9月、2014年12月、2015年3月和2015年6月。
在跨期組合上,值得關注的新增組合為2014年4月/ 2014年9月,2014年4月/2014年12月,時間跨度較大的組合為2014年4月/2015年6月。
港交所環(huán)球市場科聯(lián)系主管羅力說,人民幣貨幣期貨將為投資者提供合適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合約和交易的新安排將加強該產(chǎn)品的領導地位。事實上,港交所推出的人民幣貨幣期貨為全球首只可交收的人民幣貨幣期貨。
不過,也有法資投行高管認為,此類人民幣貨幣期貨有可能加劇離岸市場人民幣匯價的波動。
理財周報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14日,人民幣貨幣期貨的未平倉合約曾創(chuàng)下新高,而在2月25日,成交合約張數(shù)刷新記錄。但是,幾個交易日后,離岸市場人民幣匯價開始暴跌,短短的一周內(nèi)竟跌去去年的大部分漲幅。
而下午5點后的港交所收市后交易時段,正是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開始活躍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