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當“絲路遠帆”遇上“鋼鐵駝隊”——廈門打造兩條絲路交匯的樞紐 【新華社】當“絲路遠帆”遇上“鋼鐵駝隊”——廈門打造兩條絲路交匯的樞紐
發(fā)布日期: 2017-03-13
每逢周四和周日,廈門中歐班列準時從海滄自貿園區(qū)出發(fā),滿載貨物的跨國班列猶如“鋼鐵駝隊”,沿著鐵軌鋪就的“新絲路”鳴笛起航。不遠處的海滄港,云帆高張的萬噸巨輪遠航而來,泊靠在蔚藍的碼頭岸線旁。
海上絲路的巨輪遠帆,遇見了橫跨歐亞的“鋼鐵駝隊”,絲綢之路在這里交匯,廈門作為連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節(jié)點城市,輪廓日漸清晰起來。
在廈門落戶多年的臺資企業(yè)冠捷科技是這條中歐班列的?,對于這個全球主要的液晶顯示器制造商而言,廈門中歐班列簡直像是為它“量身打造”的,正好一頭連接冠捷的廈門生產基地,一頭連接著它位于波蘭的歐洲生產基地。
每逢周日,這條從福建自貿試驗區(qū)廈門片區(qū)開出的中歐班列,從廈門海滄出發(fā),經成都至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中亞各國,半個月后直達歐洲波蘭羅茲。中歐班列的優(yōu)勢在于運輸時間不到海運的一半,成本只有空運的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這條“新絲路”實現了真正的互聯互通。根據中歐“安智貿”(全稱為“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計劃”)項目規(guī)定,中國海關查驗過的貨物,波蘭海關原則上不予查驗。作為“安智貿”項目的試點企業(yè),冠捷的電子產品剛經海關放行登上班列,相關信息就已經通過數據交換系統(tǒng)傳送到了波蘭海關。
這意味著,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貨物在沿途幾乎不需要開箱查驗。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魯澎說:“全程1.2萬多公里的班列能夠快速地實現中歐海關數據交換、監(jiān)管互認,讓我們在歐洲的通關效率大大提高,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從2015年開通至今,廈門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累計發(fā)運120列,累計貨值超過17億元人民幣。
廈門片區(qū)管委會黨工委委員林江帆認為,在中國目前開通中歐班列的12個城市中,廈門是唯一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聯結點,“未來我們將著力把班列延伸至東盟,形成海陸聯運大動脈,打造‘一帶一路’國際貨運大通道”。
一幅絲路樞紐城市的藍圖已經繪就:廈門中歐班列今年貨值將突破40億元,直達莫斯科的新線路即將開通;鐵路專用線將延伸到港口泊位,海運而來的貨物可以直接裝上班列發(fā)往歐洲;亞歐貨物互通的轉口分撥中心將建設起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接的輻射牽引作用更強;東南亞和歐洲進口商品的集散中心和生產生活資料批發(fā)物流中心也將在此建成……
互聯互通是廈門建設絲路樞紐的第一步。廈門市政府已出臺了《廈門市建設海絲戰(zhàn)略支點城市工作方案》,根據方案,廈門將“海絲”戰(zhàn)略支點城市建設落實為打造“海絲”互聯互通、經貿合作、海洋合作、人文交流四個樞紐。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匯,讓廈門在對外開放新格局中找到新定位,“絲路遠帆”與“鋼鐵駝隊”在此交相輝映,也為古老絲路寫下新的時代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