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凌晨,隨著中亞班列啟程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標志著中亞班列基隆-廈門-烏茲別克斯坦順利首發(fā)。至此,中亞班列已通過海鐵聯(lián)運順利對接臺灣高雄港、基隆港、越南胡志明港,并逐漸步入常態(tài)。
班列預計15天后抵達目的站塔什干。該票貨物的成功轉(zhuǎn)運,是廈門依托廈門港海絲陸絲樞紐節(jié)點城市優(yōu)勢,中亞班列運行4年來首次把基隆港和烏茲別克斯坦通過國家物流新通道連接起來,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及東盟國家貨物在廈門中轉(zhuǎn)。
作為中歐、中亞班列始發(fā)地,廈門已成為往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過境集裝箱物流支撐點,為國際過境集裝箱提供了最便捷的物流通道。其中,國際過境貨物通過中亞班列運輸可較其他傳統(tǒng)運輸方式節(jié)約至少10天時間,每個40尺集裝箱的物流成本可節(jié)約近1500元。今年1月-7月,已有368標箱貨物過境廈門搭乘中亞班列,貨值高達2732萬美元。